招生信息

化学简介

时间:2025/5/7 11:20:11  作者:化学学院  来源:化学学院  查看:1870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化学学院的前身是通化师专化学科,1978年更名为通化师范学院化学系,1993年开始招收化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。1997年到2005年间陆续新增了中药学、药物制剂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,2006年院系调整又将新增的三个专业分离出去。2012年化学系更名为化学学院。...
   化学学院前身通化师专化学科,1978年更名为通化师范学院化学系,1993年开始招收化学专业本科生。1997年到2005年间,学院陆续新增了中药学、药物制剂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,2006年院系调整时这三个专业独立出去。2012年化学系正式更名为化学学院。2013年根据第三方检测人才市场需求,新增了应用化学专业,旨在培养理化检验专门人才,并于2014年开始招生。目前化学学院有两个专业,化学专业(师范)和应用化学专业(非师),年招生规模160人,在校生人数597人。
   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6人,其中教授8人,副教授12人。博士24人,在读博士7人,硕士生导师4人。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人,
吉林省D类人才2人,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4人,校级教学名师1人,师德标兵2人,“三育人”先进个人1人。外聘基础教育名师8人,企业技能名师5人。化学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。
   
学院教学科研设施完善,现有各类实验实训室52个,实验室使用面积2585平方米。拥有现代化大型分析测试仪器,如单晶、气相、液相、红外、紫外、气质联机、元素分析仪、电化学工作站等,教学实验设备总价值2300余万元,能满足教学、科研需要。化学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。
   学院始终以教学为中心,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目标。2020年,化学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。学院遵循“两分两化”人才培养模式,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,课程建设成果显著。目前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,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,省级优秀课程1门,院级优秀课程3门。通过定期组织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、教学观摩、教学名师评选、党员“精彩一课”等活动,促进教学方法交流与经验分享,教师教学能力稳步提高,网上评教优秀率均在90%以上,三次获得校级先进教学院部称号。近五年,教师获得年度教学优秀15人次,在“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”“党员精彩一课”等比赛中获一等奖2人,二等奖3人。
   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,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。以化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,
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、基础与应用并重的原则,积极开展科研创新。经过多年建设,形成了以博士为学术带头人,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学术梯队。此外,化学学院还与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,经常邀请校内外学者、专家来学院做学术报告,开阔了师生的视野。2017年功能纳米材料实验室获批为省级重点实验室,2025年"天然药物单晶结构与晶态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"获批为省级重点实验室。近年来,学院教师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,省级项目20余项,出版学术专著4部,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00余篇,其中SCI/EI/CSSCI检索论文120余篇。
   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,建立了多个稳定的省内外教育实习和专业见习基地,紧密结合学校中心工作,围绕一条主线,奠定两个基础,抓好三个环节,做好四项工作,打造五个平台,积极开创具有特色的就业工作新模式,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科研活动、实习见习活动和业余文化活动,大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。全日制本科生在各类大赛及活动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,多次获得“学生工作先进系部”“先进基层团委”“优秀系学生会”“社会实践先进集体”等称号。2014年度荣获校级创业就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,2015年度荣获校级“创先争优”先进党总支称号,2016年度荣获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总支称号。毕业生就业率近年保持在87%以上,考研率连续十年保持在20%左右。几十年来,化学学院培养的毕业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、各行各业,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   化寰宇万象,学世间真知。化学学院经历数十载,秉承“明志修德,格物致新”的院训,遵循“质量、规模、结构、效益”协调发展的原则,全面加强教学建设,全面深化教学改革,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如今的化学学院将继续坚持为基础教育,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,遵循“质量立院、人才兴院、科研强院”的宗旨,发展内涵、突出特色,朝着建设高水平学院的目标稳步前行。

(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5月)

  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化学学院化学专业介绍
本类推荐
Powered by OTCMS V2.95